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张一成:传说中“麦兜的爸爸”

发布时间:2023-06-18 11:55:16 来源:哔哩哔哩

儿童文学,是暑期书店卖得最火的书籍种类之一。

在浙江丽水,就有这样一位儿童文学作家:他从52岁开始儿童文学创作,在不到六年半的时间里,创作800余篇寓言和童话故事,作品发表在全国众多报刊杂志上,入选十多种权威选集中,两度摘取国内寓言文学方面单篇、综合最高奖。在短短的不到3年的时间里,创作出版5本儿童文学著作,另主编出版10本儿童文学集和2本小说集。


(相关资料图)

他的博客名为“麦兜的爸爸的寓言”。他的文学之路,正是从博客起步。

一、文学之路,博客起步

2013年7月,张一成的两本儿童文学著作《美味的阳光》、《会唱歌的橡皮擦》同时分别由金盾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至此,自2011年1月以来,他已出版了17本书,其中自己创作的儿童文学著作5本。

此外,2012年,张一成还梅开二度:获得全国第十届“金江寓言奖”金奖,该文学奖是中国寓言单篇最高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每届仅10位作者获得大奖;获得第五届金骆驼奖创作奖,该文学奖每四年评选一次,是寓言文学方面的最高综合奖项。

张一成1956年出生于丽水城区。在大学时,他学的是经济管理,与儿童文学可说八竿子打不着。工作后,他在莲都区发改局上班,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也与儿童文学不沾边。

从未尝试过文学创作的张一成,却在2007年、自己52岁“高龄”时选择了文学之路。

“2007年初,我一时兴起,在新浪上开了一个博客,贴了几则寓言。一些博友进来,留下赞美的评论。当时我不知道,博友之间互相灌水就像正月初一见面,大家只说好话,不说坏话。你写了100字的文章,里面有99个错别字,博友也会挑好的说:‘你有一个字写得真对。’我这个人有点傻,容易上当,看到这样的评论心里沾沾自喜。等我明白‘拜年定律’一切为时已晚,我给不负责任的博友害惨了,无可救药地陷入写作的泥潭。”在童话作品集《抓住风的翅膀》序言中,张一成这样“坦白交代”。

从他的博客中可知,他的开博时间为2007年2月11日。在这一天,他写下的第一篇博文是寓言《肥皂泡》。张一成透露,“麦兜的爸爸”这个网名,是女儿给他取的。“当时我女儿QQ的昵称是‘麦兜’,她看我挠破脑袋取不出像样的网名,就叫我用‘麦兜的爸爸’。我女儿没过几天就换了别的昵称。我却像落入昆虫学家手中的金龟子,被法布尔用大头针固定下来,老老实实呆在寓言上面,无法动弹。”张一成风趣地回忆。

就这样,儿童文学慢慢成为了张一成的“业余事业”,而处事低调的他,也渐渐成为了博友戏称的——传说中的“麦兜的爸爸”。

二、一波三折的第一本书

写作,是一件须耐得住寂寞、不怕瞎折腾的事。张一成第一本书的出版,就充满了一波三折的戏剧性。

最初两年的写作,张一成说,可以用“惨淡经营”来形容,感觉越写越艰难,越写越乏味,越写越没劲。正打算关掉博客时,他在中国寓言网上看到了一则征稿启事,一位作家打算编一本《科学童话》。看到这个启事,正中他的心怀。因为科学知识是他的强项,又写了两年的寓言,创作科学童话应该不在话下。他一连写了好几篇,却都没有得到认可,等到终于找到门道,征稿已经结束。本来,他想,这事就到此为止,这位作家也许会高抬贵手,用上一两篇。不料,后来出了意外,原来说好的出版社变卦,不给出版了。

这位作家重新找了一家出版社,这家出版社对这个选题很感兴趣,让他搞大点,编个一套6本。于是,这位作家大张旗鼓,到处征稿。

“难道是老天爷对我的眷顾?”张一成马上抓住这个机会,总结先前经验,埋头写稿。从一开始,他就把所有故事的主人翁确定为沙丁鱼巴新,故事的地点在海洋。他写了几篇发过去,这位作家立即回复录用,再写再录用……从2009年初开始,到6月底截稿,写了小半年,一共录用了43篇。张一成说,等到完工,脑子就像从烘干机里拿出来的毛巾,一点水分都没有。这是他第一次一口气被编辑录用了这么多的稿子,辛苦固然辛苦,心里却是美滋滋的,如同小老板碰上大订单。

接下来,就是翘首企盼出版的消息。可左等右等,等来的却是:第二家出版社也变卦不出了。

张一成说,得知消息的那一刻,真的是让他哭笑不得。打开电脑,看见一大堆的文档心里就烦,真想一删了之,让这些虚构的东西,回到虚构的地方去。可冷静下来仔细想想,竹篮打水,问题不在水呀!

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继续写下去。这位作家出不了,自己想办法!张一成这样给自己打气。此后,他写写停停,修修改改,一共精心磨练出73篇童话故事,将近9万字。历尽千辛万苦,等到这本书面市,已经是他出版的第15本书、第3本个人作品集。这本华夏出版社2012年7月出版的童话故事集《沙丁鱼巴新》,后来发行了8万册,成为了一本受青少年读者喜爱、上档次的书。

三、四百余字成就“金江寓言奖”金奖

问及起步这么晚,在这么短的时间怎么会有如此突出的成绩,张一成笑了笑,轻描淡写地说:“我自己也有点奇怪,可能文学创作比较适合我吧。”

他说起了童年往事:小时候,没有电风扇,更没有空调,一到盛夏,他就喜欢躺在院子里的竹凉床上,听外婆讲那些古老的故事。一转眼,他又把这些故事鹦鹉学舌地转述给其他孩子听。到后来,外婆满足不了他的需求了,他改成从书上看一些故事,然后说给小伙伴听。“人生的这段经历,大概是我最早的文学启蒙。”张一成这样回顾自己与文学的渊源。而30岁前酷爱看书,阅读了大量文学书籍,为他的写作积累了基本的文学素养。

与儿童文学结缘的这几年来,他处处留心生活,看到、遇到的趣事,从书本里和网络上学到的鸟类知识、海洋自然常识,都被他一股脑编进了寓言和童话故事。他的荣获“金江寓言奖”金奖的作品《从不马虎的缝叶莺》,就是根据很早之前掌握的鸟类习性,结合网络学习的知识创作出来的——

小画眉、小百灵和小山雀都很羡慕小缝叶莺,因为小缝叶莺的家不但温暖舒适,而且小巧隐蔽。

“你的家花了多少钱买的呀?”大家好奇地问。

“这可是我妈妈亲自动手做的。”小缝叶莺骄傲地说,“我妈妈在树林里选中一片大大的树叶,手脚并用地把树叶合拢,卷成一个长长的袋子。接着用又长又尖的嘴作针,在叶片的边缘扎出一个个小孔。然后用早已准备好的植物纤维、蜘蛛丝、野蚕丝等当线,把树叶缝合在一起。妈妈一针一针缝得整齐利落,一边缝一边还要细心地打好结,免得脱线。这样,我才有美丽的家。”

可是,妈妈却带着小缝叶莺搬家了,住到野外去。

“我们的家多好呀,为什么要放弃呢?”小缝叶莺非常不乐意。

“我为了生育你们,才精心建造这个家。现在你们长大了,住在外面更安全。”

“既然只是临时用用,您为什么不随便一点,就像啄木鸟伯伯一样找个树洞,或者跟山鸡大婶一样捡些枯枝枯叶,在地上搭个小巢了事呢?”小缝叶莺很为妈妈着想。

妈妈说:“即使只生活一天,也要认真对待。”

这篇寓言只有短短的四百余字,却获得诸多殊荣,除了获“金江寓言奖”金奖外,还被《学习方法报》等刊物刊登,收入《爱唧喳的小精灵》作品集,并入选2011年《中国儿童文学双年赏·寓言卷》和多种选集。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叶澍给予很高的评价:“这是一则优秀的儿童寓言,作品‘即使只生活一天,也要认真对待’的寓意是通过缝叶莺筑了窝又搬家的故事来体现的,读来很自然,无生硬的说教,既有知识性,又具教育意义。”

四、为了文学梦,放弃美国绿卡

采访中,记者得知,张一成妻子的4位兄弟姐妹全家都已移居美国。2000年的时候,张一成一家三口也申报了。“排队”10年,等2011年初,他们一家人移民美国的手续批下来时,他们却又选择了放弃。“当时心里非常犹豫,到了美国,生活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在那种环境下要把精力都放在生存上,无法安心写作。经过再三考虑,为了心爱的儿童文学,还是放弃了移民的指标。”说这事时,张一成已一脸释然。

张一成还说起两件让他铭刻在心的事。一件是,好多年前,一次下乡到一个小山村蹲点,趁回单位办事,他给房东正上幼儿园的小孩买了一些零食和几本幼儿读物。送给小孩时,想不到,小孩顾不上零食,先把书抢在手里,乐得合不拢嘴。第二天,原先老是不情愿上学的孩子,早早拿着书,要上幼儿园。不料,到了中午,孩子哭哭啼啼地回来,原来他一到幼儿园里,小朋友就跟他抢书,把书都撕坏了。还有一件是,2011年9月,他的第一本作品集《掉在地上的星星》出版,送了一本给一个同事的女儿。小女孩高兴极了,如获珍宝,一连几天,每天把他送的书塞进已很笨重的书包里,带到学校,向同学们炫耀。尽管小女孩娇生惯养,放学后,又不辞劳苦,呼哧呼哧背回家来。张一成说,这两件事对他触动极大,也给了他莫大的动力。对孩子们来说,儿童文学是最重要的精神食粮!

这几年来,张一成乐此不疲的一件事是,向孩子们赠送自己的作品集,或用稿酬买些书籍,送给孩子们,尤其是山区的孩子们。

他坚持业余写作,从不因为写作而影响工作。2008年、2009年、2010年,他连续三年被评为莲都区优秀公务员。2012年还被莲都区政府授予三等功。

谈及理想,张一成说,希望在有生之年,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奉献给广大的小朋友们。

刊《梦想就是正能量》,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作者陶雪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