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该“清算”的时候了,核酸检测机构的日子不仅过得不好,有些小机构怕是过不下去了,等待他们的只有破产清算的命运。
大家可能奇怪,核酸检测机构在这三年里赚得盆满钵满,怎么会因为常态化核酸检测刚停了一个月就支持不下去了呢?原因其实不复杂,主要有三点。
【资料图】
1.绝大部分小的机构并没有吃到三年的红利。
新冠疫情是在2020年年初爆发的,刚开始能做核酸的机构很少,单价为很高,真正开始大规模核酸是在2021年之后,这意味着晚进入该赛道的企业只赚了一年多的钱。
2.核酸检测行业分为上下游,那些下游实验室的利润率其实不高,尤其是核酸检测纳入集采后混管价格下降到了4元一管。
这4元要被行业内的多家公司分享,比如设备制造商、采样机构、第三方检测实验室等,下游企业能分到的收入不多,扣除自身的运营成本后剩不下多少钱。
3.最重要的一点是赚“了钱”和赚“到钱”是两回事。
企业做生意不是老百姓买卖商品,并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提供服务后产生应收账款,只有收回钱了才算是真的赚到了。
与此同时,检测机构日常开销是不能拖欠的,比如工作人员的工资,但凡一个月不发试试?人早就跑光了。
结果就是赚“了”钱的同时应收账款余额越来越大,日常支出不断增多,收不到钱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老板只能用自己的钱或者借钱维持运营。
别以为我是在胡说,北京已经发生了核酸公司起诉街道和当地妇幼保健院,要求对方支付检测费用的案件。
财政收入位居全国前列的北京都发生了长期拖欠账款的事情,何况绝大部分财政状况本就捉襟见肘的中西部地区呢?可以想象他们的日子肯定不好过。
那些实力一般、成立不久,本想着吃一波长期红利的检测实验室在资金链断裂后是撑不了多久的,打官司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等到真的判下来了还要面临具体执行的问题。比如,不可能直接把医院的设备拉走抵账。
诉讼、执行要占用大量时间,小机构基本上支撑不下去,结果就是破产倒闭。
另外一方面,一些上市核酸检测公司已经提前“布局”了,低价出售核酸亭,能收回多少是多少,只是我不知道现在愿意接盘的都是哪些“勇士”,虽然价格便宜但买回来以后如何靠着这玩意收回成本呢?也许里面有咱们不知道的门道吧。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说看 ,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